在施耐庵的《水浒传》原著中,林冲与鲁智深从未交过手,而是看完鲁智深演练完杖法之后当场认了大哥:“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彩道……那林教头便跳入墙来。两个就槐树下相见了,一同坐地。林教头便问道:‘师兄何处人氏?法讳唤做甚么?’智深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提辖。’林冲大喜,就当结义智深为兄。”
要论渊源,鲁智深与林冲的父亲似乎有些“交情”,要论身份,林冲是在职八十万禁军教头或都教头,而鲁智深已经不再是种家军或渭州驻军兵马提辖,林冲三十四五岁,鲁智深年龄不详,而且鲁智深也没告诉林冲,林冲直接认鲁智深当大哥,看重的应该不是鲁智深的年龄或身份地位而是武功。
笔者看过影视剧中林冲与鲁智深的三场打斗,那就是老版和新版的水浒传电视剧和梁家辉、王祖贤、徐锦江演的《水浒传之英雄本色》,在电影里,鲁智深是小弟,林冲是大哥,而且鲁智深这个小弟还有点不太聪明的样子——事实上新版电视剧里的鲁智深,也跟原著描述有很大差距。
新版的电视剧中的鲁智深有些傻笨,老版的则是威猛、厚重且具有大智慧。但不管怎么说,影视剧中这三次打斗,似乎都是林冲占了上风,这都跟水浒原著的人物设定不符,我们以水浒原著为依据,从三个方面分析就会得出结论:双方倾尽全力,林冲绝对不是鲁智深的对手。
影视剧中那三场打斗,好像是林冲手下留情,这倒也不十分离谱,因为双方是“友好切磋”,并没有谁真正想取对方性命。这种“比武较技”恰好是林冲擅长,而鲁智深动起手来,难免有些束手束脚。
像林冲那样的教头、鲁智深那样的提辖,都是凭武艺吃饭的,但吃饭的方式却不同:林冲是传授武功,而鲁智深则是要凭武功保命杀敌,他说自己“杀的人多”指的当然不是拳打镇关西,而是在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麾下与西夏作战。
鲁智深身经百战,老种经略相公对他极为欣赏信任,这才调拨给小种经略相公,这一点小种说得很清楚:“鲁达这人,原是我父亲老经略处军官。为因俺这里无人帮护,拨他来做提辖。既然犯了人命罪过,你可拿他依法度取问。如若供招明白,拟罪已定,也须教我父亲知道,方可断决。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
“边上”指的是宋夏边境,鲁智深误伤任命,渭州府尹和小种经略都没有直接处分权,老种一纸调令,就能把他调回边军。
鲁智深是真正杀人无数的疆场悍将,这就是他与林冲相比的第一个优势:林冲只是教人战技,而鲁智深的战技,在疆场上已经磨炼得炉火纯青,甚至可以说是只会杀人不会比武了。
林冲在火烧大军草料场之前,刀枪从未沾血,在作战经验方面,根本就无法与百战余生的鲁智深相比。
战斗经验和战斗技能只是一方面,林冲不及鲁智深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勇气和胆量。
林冲在京城的时候,一向忍气吞声得有些唯唯诺诺,辜负了他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张飞体貌。
鲁智深与林冲最大的不同,就是林冲连高俅的儿子高衙内都不敢惹,而鲁智深别说是面对太尉高俅,就是面对道君皇帝赵佶,也是毫无畏惧。
夫战,勇气也。即使武功比对手略逊一筹,只要有勇气敢亮剑,胜算也会大幅提升,鲁智深即使比林冲“武艺”稍差,也会凭着有我无敌的勇气获胜。
林冲经验不如鲁智深,勇气不如鲁智深,更重要的是力量也远不及鲁智深,这就是鲁智深必胜的第三个原因: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招式都是浮云。
鲁智深不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最高的,但却是一百单八将中最壮的:林冲和武松也是身高八尺,但却没有腰大十围。
腰大十围的名将,在三国时期有个倒曳双牛的许褚许仲康,在水浒传中,也仅有鲁智深一人而已,曾与卢俊义大战一百回合(中间马失前蹄一次)的田虎麾下“屠龙手”孙安,也才“身长九尺,腰大八围”。
身高九尺的卢俊义说“孙安勇猛,只可智取,不可力敌”,看起来膀大腰圆的人,是足以令同等身高之人忌惮的。
鲁智深是纯粹的边军武将,有将军肚是很正常的——我们看古代武将画像,就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腆着肚子。
鲁智深身大力不亏,倒拔垂杨柳的力气,甚至可能不在“西府赵王李元霸”之下。李元霸是隋唐第一猛将,他的八百斤大锤,未必能有鲁智深拔出的那棵垂杨柳沉重,而且拔树的时候还要考虑大树根的抓地力,拔八百斤的树木,没有八千斤的力气是不行的。
说鲁智深是“水浒第一大力士”,估计绝大多数读者都不会反对,连武松的力气,也远不及鲁智深。
青面兽杨志跟林冲、鲁智深都单挑过,杨志对林冲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尊重,但是跟鲁智深合伙拿下二龙山之后,却是鲁智深坐头把交椅、杨志坐第二把交椅,后来去的武松就只能坐第三位了,这一点去二龙山求助的桃花扇小头目看得很清楚:“宝珠寺里大殿上坐着三个头领:为首是花和尚鲁智深,第二是青面兽杨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
林冲上了梁山之后,好像忽然变了一个人,丈八蛇矛之下极少有幸存者,但是我们说的影视剧中的三次打斗,都是在林冲上梁山之前进行的,所以不能以“马上林冲步下武松”为依据认为林冲的综合实力强于鲁智深。
杨志跟鲁智深林冲都单挑过,双鞭呼延灼也跟鲁智深林冲单挑过,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呼延灼打鲁智深更费劲。
呼延灼以逸待劳迎战骑着大白马从二龙山到桃花山长途奔袭的鲁智深:“二马相交,两边呐喊,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败。呼延灼暗暗喝采道:‘这个和尚倒恁地了得!’两边鸣金,各自收军暂歇。”
林冲对战呼延灼,宋江已经安排好了车轮战术:“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第三拨小李广花荣军到,阵门下大叫道:‘林将军少歇,看我擒捉这厮!’林冲拨转马便走。”
熟读水浒原著的读者诸君,对鲁智深林冲二人的人品武功,自然会有一番公正的评价,那么在您看来,鲁智深和林冲使出浑身解数以命相搏,最终胜者应该是谁?
申宝策略-配资炒股开户平台-配资官网-配资咨询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